A股市场上股价低于1元的股票不断增多,它们大多为ST股,即“特别处理”股票,而细究其中,因造假、审计问题、重整等原因(不含财务亏损类型)被ST的股票不在少数。一般而言,这类公司存在相当的经营风险。
比如ST阳光,6月3日公司发布公告称,因立信会计师事务所(特殊普通合伙)出具了否定意见的《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》,且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7000万元。根据相关规定,公司股票自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。
进一步来看,有些ST股已锁定退市。根据规定,如果上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,公司股票可能被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。像ST阳光,根据公告,截至6月4日收盘,公司股价为0.49元且已经连续14个交易日低于1元。这意味着,即使ST阳光在之后的6个交易日连续涨停,股价仍无法重返1元。
归根结底,这是投资者“用脚投票”的结果,是市场出清速度加快的重要体现。
清退劣质上市公司,是今年资本市场发展的一大看点。新“国九条”明确,深化退市制度改革,加快形成应退尽退、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。从证监会层面看,亦部署了相关工作,如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、逐步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、大力削减“壳”资源价值。
从监管层态度和着力点来看,低质量的上市公司被淘汰的速度正在加快,业内预计今年退市公司数量会有所增加,而ST股大概率会是“退市主力军”。这也就不难解释,为何今年股价在1元以下的股票数量不断增多,并且绝大多数是ST类公司。
但即使退市了,如果公司存在违法违规行为,监管部门仍然会查处并追责。同时,投资者因为退市公司违法违规遭受损失的,还可以通过依法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股价低于1元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,这是一个信号。笔者认为,上市公司若不想被市场“用脚投票”58策略,需要做到几点:第一,要遵纪守法,规范公司治理,严守信息披露红线;第二,要深耕主业、做好经营,提升核心竞争力,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;第三,要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建立长期、稳定、相互信赖的关系,积极回报投资者,提升投资者获得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