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子们,又干起来了。
就在上周,杭州一小区内公租房的租客和小区业主们产生了激烈的冲突。
冲突的直接原因非常简单——
业主们自费买了花箱放置在公租房的各个通道口。
紧接着,公租房的租客们就火速把花箱推开了。
战斗一触即发。
所幸,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年代,双方的行为还算是克制,只不过是言语上稍有放肆。
最终,来了四五辆警车,警察们充当人墙,才让这场冲突没有升级。
但公租房的租客和业主之间的矛盾并未熄火,双方隔着花箱又再次打起了骂战……
小小的花箱到底是怎么惹出这么一场风波的?
今天,我就盘一盘,让大家吃瓜吃个明白。
先来看下面这张示意图,红框框起的就是公租房。
花箱就放置在与公租房连接的每一条通道上。
在花箱的围合之下,公租房的租客活动范围被限制在红框之中——
租客们除了能与垃圾房,以及自家门口的绿地为伍外,小区中的园区景观、活动场地租客们再也享受不到了。
同时,
租客们今后也无法通过小区大门出入,留给他们的出入口只剩下东南角的车行出入口。
对此,
租客们表示受到了生活权利的侵犯。
更有租客义愤填膺,表示人格尊严受到了歧视——
私自圈定租客的活动范围,业主们根本没把租客当人呐!
当然,业主们表示他们才是真正的受害者,理由如下:
租客在园区内乱骑电瓶车,老人小孩的安全受到了威胁;
租客对园区设施不珍惜,童玩区设施被毁坏。
对公租房的租客们来说,这或许只是临时的住所,但对业主们来说这却是掏空了积蓄办置的家业。
情急之下,有业主直接开团公租房租客群体——
你们的同理心何在?素质何在?
于是,冲突就爆发了。
实际上,这样的冲突并不是第一次,也并不止发生在这一个小区。
如杭州东新板块一小区同样发生了类似的事情,甚至出现了一些比较“亲密”的肢体动作;
还有小区的大门无法录入租客人脸,导致租客无法从大门进入,从而产生了争议;
这场公租房租客和业主之间的大战,已经持续好些年了。
不论是线下的口角争执,还是线上的口水战,又或者是上了新闻让大众来评理,都无法让公租房问题平息下来。
对!就是公租房问题。
公租房租客和业主之间的干了一次又一仗,但深究其中原因,压根就不关租客素质不行,业主行为“出格”的事儿。
而是这公租房本身就建得不地道!
把公租房建在商品房里就是个天大的笑话。
相信吃瓜的朋友,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——
公租房是公租房,商品房是商品房,这两个路数都不一样的东西本该泾渭分明,怎么就凑到一块地上去了。
这才是问题的源头——
2017年8月29日《杭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工作方案》出台,再次明确了“主城区(指上城区、下城区、江干区、拱墅区、西湖区、滨江区、杭州经济开发区、杭州之江度假区、大江东产业集聚区)商品住宅项目用地配建公共租赁住房比例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10%,萧山区、余杭区、富阳区配建比例不低于5%”。
盘一盘里面的逻辑:
土拍硬性要求商品房需要配建一定比例的公租房—开发商拿地既要建商品房又要建公租房—购房者摇号买新房—租客申请向政府申请公租房。
看明白了没?
公租房,压根就是商品房业主掏钱建起来的。
对业主们来说,自己花了大几百万买房竟然和公租房租客享受同样的权利,完全无法接受。
不要说是乱骑自行车,或者是损坏公物,哪怕是租客咳嗽了几下,今天进门不是先左脚后右脚,而是先右脚再左脚,业主们心里恐怕都会有意见。
咱们再来假设另的一种情况,
如果商品房的租客在园区里乱骑车,业主们敢把租客家门口围拦起来吗?
答案很明显是不会,在群里提醒几句已经算是拉满的操作了。
这才是根本原因。
付出不对等,却要享受同等权利,这是在占业主们的便宜啊。
你占了人家的便宜,人家看你就是不顺眼。
这么说来,真不是业主们小肚鸡肠,人性使然罢了。
但是,公租房租客们可不这么认为。
其一,商品房里的公租房出售时就有公示,你不接受当时就不该买。
其二,公租房是向官方申请的,租房的身份合法合规合理,要感谢也得感谢公租房政策。
租客们底气够硬,不论业主的理由多么充分,就一句话——
成年人就是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。
先天不对等之下,业主们对公租房租客理直气壮地“0容忍”,而租客们申请的公租房却是来源于政府政策的倾斜,并非真正意义上的“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”。
业主和公租房的租客,是天然的气场不合。
由此,才导致两个群体之间矛盾频出。
业主们会对租客的日常行为,甚至是公租房申请资质等各方面找茬。
租客们申请的政府资源,房租也是交给政府的,自然也不怂业主。
你说这两者,谁有问题?
实际上,都没什么问题。
屁股决定脑袋,立场不同,谁都没资格说谁有问题。
真正的问题就只有一个——
公租房建在了商品房里。
把公租房建到商品房里的政策,和怕卡刺就不吃鱼、怕大气污染禁止燃放烟花爆炸、怕带来疫情不让在外务工人员回家等等一些法子一样,就是图省事。
突出了一个字——懒!
但真相是,“懒”的背后早就标注好了价格。
就像禁止燃放烟花的一刀切政策,很多商家、厂家因为货销不出去,血亏了一笔;还有这次的公租房政策,租客和业主的争吵永无止境……
时代的眼泪。
这些年来,着实是造了不少配建公租房的小区。
比如下面这小区,拢共就6幢楼,有2幢公租房,还有1幢半的自持房源,让人哭笑不得。如此规划之下,既给开发商造成了极高成本,又让整个小区看着有些不伦不类。
此外,还有许多豪宅小区都有公租房。
其中最鼎鼎大名的就是南星桥的仁恒滨江园,作为顶流豪宅,单价曾一度冲到15万/㎡,但其中的公租房租金最少不过1600元/月。
这就是公租房懒政带来的影响:
一、造成了明显的资源错配。
其中资源若是好好调度,其实能够造更多的公租房资源。
二、对小区居住氛围产生了严重的影响。
这时候,要是谁能想出个问题的解决方式,给他颁个诺贝尔和平奖也不为过。
不过,随着市场的变化,在商品房里建公租房的笑话早已成了过去式。
在杭州上城区钱二板块,公租房的建设形式就发生了改变,按照土拍出让文件的说法叫做集中配建。
也就是说,公租房不用建在商品房小区里,而是建在独立的地块上——
以后,商品房和公租房互不相干了。
你看,
问题明明就能简单解决,但却非要等到这个时候。
什么时候?
市场走冷,房子不好卖的时候!
由于公租房的存在,极大的挤压了开发商的利润空间。
市场下行时,大家都抢着拿地,再多的公租房配建、再高比例的自持,大家都无所畏惧。而现在,连拿地的开发商都找不到几个,这公租房的懒政自然是执行不下去了。
先是公租房集中配建,安放在另一块地上。
到后来,每轮土拍中的地块都没有了配建公租房的要求。
商品房配建公租房彻底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。
这也同样让人发笑,
政策上出现的副作用,最终还是得靠市场纠正。
现在,新一批买房人在售楼处看房时,已经鲜少能听到有人在问“小区的公租房是哪几幢”这类的问题。
因为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问,或者新买房人已经没有了“商品房内会配建公租房”的概念。
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样子。
只不过是那些商品房与公租房并存的“混居小区”,战斗还要继续下去……
过去的日子里,市场中的政策五花八门。
如本文中的公租房,以及商业自持政策,还有前段时间很多城市的容积率计算规则也发生了改变,这些政策别看不起眼,但对购房的每个人来说都影响很大。
如今,随市场变化亿富通,政策也随之改变。